(作者单位: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) 天启癸亥(1623年)季夏,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著成《西学凡》。在晚明耶稣会士的著作群中,《西学凡》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,其间实有诸多问题值得讨论。 小语种国家留学资讯网www.qnxx.cn 其一,与高一志同时,在中国首次提出“西学”概念。“西学”一词,与“中学”相对,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。“西学”一词何时提出?戚其章在《晚清史治要》中说:“‘西学’一词最早明确提出,是在1861年,冯桂芬《采西学议》,提出学习西学的次序是‘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’。”考诸《西学凡》之名,这一说法当然是有误的。据法国学者梅谦立《理论哲学和修辞哲学的两个不同对话模式》,在中国,第一位以“西学”一词称呼西方学问的是意大利耶稣会士高一志。高一志约在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曾著《西学》一文,介绍欧洲的教育体系和它背后的西方认识论。文章写成后,因“南京教难”发生,高一志被抓入狱,遣返到澳门,故《西学》一文一直没有正式发表。万历四十八年(1620年),高一志在澳门刊印《幼童教育》,把《西学》原稿收入《童幼教育》下卷。天启四年(1624年)年,高一志重返中国内地,《童幼教育》一书也随之传入。因此,高一志可谓最早以“西学”一词概言西方学问的传教士。在《西学》一文的序言中,高一志提到,有一位“同志”已经出版了相似的书。这位“同志”就是艾儒略。可以推论,两人曾就相关议题进行过讨论。艾儒略的《西学凡》出版于天启三年,比《童幼教育》传入内地要早一年。虽然目前还不能明确谁先谁后,但是可以说艾儒略与高一志两人提出“西学”这一概念时几乎是同时。 内容来自qnxx.cn青年小语种学习网 (责任编辑:admin) |